在医学的历史长河中,孙思邈如一颗璀璨的巨星,光芒闪耀,为后世医学的发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孙思邈出生于公元 541 年(存在争议,一般较公认的是生于隋开皇元年即公元 581 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被后人尊称为 “药王”。 孙思邈一生著作等身,其代表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影响深远。《千金要方》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由孙思邈潜心近 30 年写成,全书共 30 卷,分 233 门,合方论 5300 条,约 53 万字。之所以取名《千金要方》,是因为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胜于此。该书综合了《黄帝内经》及之后医学家的学说,第一卷为总论,主要论述医德、本草、制药等;之后分列临床各科,包含妇科、儿科、五官科、内科、外科等;另有解毒急救、食治养生、脉学及针灸等内容。《千金翼方》是孙思邈晚年的著作,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 682 年)完成,与《千金要方》相互补充,进一步丰富了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此外,他还撰写了《福禄论》《摄生真录》《枕中素数》《会三教论》等,但大多已散佚。 孙思邈的成就众多,对医学的发展贡献巨大。在医术方面,他对外科疾病的治疗有独创的见解,诊断运用整体思想,审证求因,四诊合参,对后世外科学影响深远。在内科方面,他继承前人成就,对疾病分类诊断、治疗有科学建树。他重科学、重预防,发展养生长寿之道,融汇儒释道的养生精华提出 “治未病” 的思想,对继承和发掘中国医学遗产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妇科和儿科方面,他将妇人病置于诸病之首,对妇女生理、病理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有关妇科的论述可视为一部妇科专著,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分科奠定了基础。在儿科方面,他提倡小儿疾病独立分科,主张合理喂养调摄,重视儿科的护理保健等,其对儿科专科的论述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儿科学专著,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在针灸学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挥经穴理论,首次以彩色绘制经穴图;强调 “治未病”,提出灸有生熟说;提倡针、灸、药并用,丰富了综合治疗的思想;完善了刺灸法理论。 关于孙思邈,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坐虎针龙” 的传说颇具神奇色彩。传说孙思邈采药和治病时用毛驴驮人载药。一次,他与徒弟带着毛驴去五台山采药,将毛驴拴在树上后进山,听到老虎的吼声和毛驴的叫声,返回查看发现毛驴被虎吃掉了。后老虎返回,孙思邈发现老虎口角流血,便医治了老虎,老虎后来便陪伴在孙思邈身边驮人载药。还有一次,一位老者前来求医,孙思邈为他诊脉得知他不是人类,让他现出原形才为他诊病,老者原来是东海龙王敖广。孙思邈用针灸救下龙王,龙王为报答孙思邈的救命之恩,为他站班守卫,助他悬壶济世。另外,“引线诊脉” 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唐太宗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无法分娩,群医束手无策,唐太宗请孙思邈为长孙皇后诊治。孙思邈让宫女将一根红绳系在皇后的手腕上,自己捏着绳的另一端进行 “引线诊脉”,诊脉后认为皇后腹中胎儿不顺,应扎针,扎针后皇后果然痊愈并诞下皇子。 孙思邈以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医学成就,成为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精神和著作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Powered by 天机社区
© 2001-2024 Discuz! Team.